天全县国家税务局针对机关和党员干部存在的“难、繁、慢、乱”和可能存在的“软、懒、散、奢、贪”“九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打出治理“组合拳”。
教育+宣传+机制,筑牢“防火墙”
一是以教育引导干部。制定教育计划,丰富教育形式,开设党员干部作风讲坛,“一把手”带头讲党课,开展理想信念、中国传统文化和优良作风、典型案例剖析、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教育,在行业网开设教育培训窗口,为党员干部提供“菜单式”的自主学习平台。今年1月以来共开展党课教育3次,各类专题教育3次,在行业网发学习资料52份。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参观红军纪念馆、烈士公墓扫墓、参观监狱等红黑灰白“四色”教育活动,破除党员干部习以为常、墨守成规、消极等待、怕担责任等错误思想,增强作风意识和“九疾”治理责任感。
二是以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各种会议、宣传栏、编发简报、行业网和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党纪条规、法律纪律、思想道德和先进典型,紧贴群众和纳税人关注的热点,积极回应关切。先后开展了“九疾”治理大讨论、作风建设演讲、法规知识竟赛等活动,弘扬清风正气,形成治“九疾”、强作风、优服务、提效能的舆论氛围。上半年,共发宣传《简报》38期,开办宣传栏5期,制作宣传板块14块,省、市国税系统和地方党政网络转发信息、简报、经验、调研文章14篇。
三是以制度规范行为。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实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试点,加强建章立制工作,修定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体系及保障机制,出台了《天全县国家税务局作风“九疾”治理实施方案》,列举了39种作风“九疾”表现,对应制定了56项治理措施,并制定完善以监督执行、绩效考核、评价问责、处罚追究为重点的保障措施。以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保证制度执行到位,用制度固化党员干部行为。
明查+暗访+曝光,点亮“长明灯”
一是建立督查组,强化监督检查。着重对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各级作风建设规定执行,重大工作部署落实,税收征管与执法,行政管理与服务,廉政建设与风险防控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深挖“九疾”风险点。
二是建立暗访组,实施暗访行动。把暗访作为治理“九疾”的利器,整合监督资源,组成由执纪、执法、纳税服务等部门和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队伍参加的联合暗访组,定期开展暗访行动,对机关工作纪律,管理秩序,服务窗口,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公款接待,公车私用,节日值班等情况进行暗访检查,重点对执行各项禁令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把问题找准查实。
三是建立“曝光平台”,强化揭短亮丑。在机关行业网建立作风“多棱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平台上建立《督查通报》栏,在党务、政务、事务、财务、业务“五务公开”栏和作风建设宣传栏中设置“揭短亮丑栏”,对检查督查、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和通报,让干部“坐不住”、“九疾”歪风“留不住”。问题曝光后,督促各单位、部门进行整改落实。
通过明查暗访曝光整改,今年前5个月,该局公务接待费0.59万元,同比下降80%,公车运行费13.50万元,同比下降10%;会议费0.525万元,同比下降21.3%。水电费、机关办公费分别同比减少59.2%、19.21%。 任务求实、干事踏实、说话朴实,成为全局党员干部的共识。
考评+考核+任用,戴紧“紧箍咒”
工作考核、干部任用,是作风“九疾”治理的重要手段。要严格执行绩效考评制度,依据绩效考评办法、细则,每月对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作任务、专项工作、税收任务、税收征管和执法、行政管理和纳税服务等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将作风检查、暗访、通报曝光情况作为重点考评内容,按月考评,为奖惩、处罚奠定基础。要严格执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公务员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税收执法考核等制度,通过考核,对部门的业绩、干部的工作和作风作出评价,以考核促进工作落实,推动作风转变。要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工作考核台账,将每月考评、工作考核结果连续累加,实行“排行榜”制,把作风、业绩排名作为部门和个人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排名列前的公务员优先晋职,干部优先任用,激发干部活力。
今年前5个月,根据考核考评结果,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程序,提拔任用三位年轻同志使之走上副股级职位,同时按照考核呈现出的人才实际情况,在县局重要岗位交流任用3名作风优良的青年干部,通过将作风考核考评纳入人才选拔条件,促使干部职工更为注重自身和他人的作风建设,确保作风建设不走形式、不落空。
约谈+处罚+问责,对症“下猛药”
一是强化约谈防微杜渐。“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立健全警示性、诫勉性、提示性约谈工作制度,明确约谈的主体、对象、内容、方法和要求,对“九疾”治理不力的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九疾”问题突出,检查暗访通报多,考核排名靠后的干部,通过采取谈话提醒、诫勉、涵询、教育等方式,促使其履职尽责,抓早抓小,即知即改,杜绝养痈遗患问题发生,确保“九疾”治理顺利推进。在治理“九疾”以来,共发现“九疾”问题18个,已整改17个,先后对11名制度执行不力的干部,实行了约谈,诫勉提醒,确保活动执行到位。
二是强化处罚直达“痛点”。针对当今社会利益驱动性大的特点,把经济处罚作为“九疾”治理的重要手段,将“九疾”治理与个人工资、津补贴相挂钩,不断加大经济处罚幅度,今年1至5月,共发督查通报10期,经济处罚15人次,处罚金额4150余元,提升了行政执行力。通过强化力度使经济处罚“舍不得、经不起”在干部队伍中深深扎根。
三是强化问责绝“不手软”。党政禁令不容违背,铁的纪律不容打折,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治理作风“九疾”。健全和完善问责追究制度机制,对机关作风问题发现一起、追责一起,绝不手软,绝不护短。对“九疾”问题防控不力,发生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的部门和个人,除严肃惩处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其直接领导和主要领导责任,让禁令发威,让铁规发力。今年5月,该局干部职工某某,在参加全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的过程中,不按照培训要求报名取得参考资格的同时向单位谎称报名成功,并采取瞒骗手法向单位多次套取培训和考试假期,东窗事发后在单位上下造成极坏影响,为严肃纪律、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该局党组研究决定给予该同志责成书面检讨、通报批评、经济惩戒等处罚。以铁的纪律维护工作纪律,奖惩逗硬树立纪律的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