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纪检之窗 > 纪检之窗
让红色圣地更鲜艳
信息来源:天全县      发稿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年5月5日     查看13718次    
点击看大图

     天全县老场乡六城村(老地名:白土坎),位于天全县城北约13公里处,距老场乡人民政府约3.5公里,全村幅员面积约7.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积831亩(水田461亩,旱地370亩),林地面积3609亩;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 301户1026人;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65户209人; 2015年经精准识别退出49户164人;2016年,通过精准帮扶,剩余的16户4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均达到“一超六有”,全部脱贫;同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帮扶下,六城村也达到了“一低五有”标准,顺利退出省级贫困村。

作为天全县纪委监委联系帮扶的贫困村,六城村自然环境优美,又有红军文化的背景,但原来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全,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经过“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两大工程的强力助推,在天全县委和老场乡党委的领导下,六城村乘势而上多措并举奋力振兴,现在的六城村无论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是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24万元,完成大老路冷家窝至六城村段道路加宽项目;重建了老场河六组至四组人行便桥一座;完善了重楼产业基地生产便道0.9千米;新建蓄水池200立方米。二是示范带动,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重楼等中药材种植232亩;带动群众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达100亩;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建成蓝莓采摘园20亩,无花果、脆李采摘园60亩。三是创新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了天全县首家村资公司——老场乡六城村农旅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统筹管理村级资产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了村委会不能直接面向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难题。如今的六城村已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六城村新村聚居点。

六城村2组(老地名:白土坎)图中林边的四合院为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六城村并报村聚居点与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左上角)之间已有宽阔的水泥路连接;生产便道也修到了田间地头。


六城村基础设施完善的200多亩重楼种植基地。


六城村的稻田虾试养点,经过试验六城村很适合养殖稻田虾,现已正式开始规模养殖。

六城村种植基地中生长良好的金银花。

灾后重建的六城村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村两委无地方办公的问题还为六城村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六城村新村聚居点优美的小区环境。

   

     新村聚居点建设的特色庭院。


  

    六城二组的红军文化建设


天全县纪委监委机关支部与六城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共同缅怀红军烈士。片一为全体纪检干部聆听当年红军在白土坎的感人故事;片二为纪检干部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


摄影:佘   军


              
   上一篇: 慈朗湖春色
   下一篇: 开展环湖跑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天全县纪委 天全县监察委员会
蜀ICP备19005448号
廉政天全公众号
.MSSQL版本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