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雄村翟家文化大院里群众正在聆听评书(祖领会 摄)
近日,在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天雄村翟家文化大院里人头攒动。得到广播通知,下午要在翟家大院里表演评书,群众们吃过午饭三五成群的来到这里。
只见院子里已经坐满了观众,昭化镇本土说书人苟银春一袭红布衫,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落桌,“当”的一声便开始了今天的表演。
“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节前给他送了一份‘节日礼’。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苟银春洪亮的声音配合生动的动作,精彩的内容引得在场观众掌声连连。
据悉,廉音评书飞入寻常百姓家是该区纪委监委创新廉洁文化宣传的一种方式,该区纪委监委依托昭化古城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将历史故事和当下法纪规定进行有机结合,把评书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述,润物无声地将廉洁文化沁入党员干群心中。同时,在重点时段,节假日前夕,会有针对性的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纪条规等融入评书内容,以此提醒党员干部守好过节“廉洁门”。
正值“五一”节来临,廉音评书围绕“廉洁过节”主题,利用曾在昭化生活工作过的古代廉吏费祎、何易于、曾逢吉等脍炙人口的故事,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群众中进行宣讲,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党员干部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同时也充分激发群众的监督热情。
“想不到平时要花钱才能听得到的评书,在家门口就能听到,确实有意思。”“今天听故事晓得了用公家钱吃喝旅游,开公家车办私事也是违规的,我看‘五一’还有哪个敢违规,‘廉心卡’上就有举报电话。”“还可以用‘廉洁昭化’微信举报,看嘛,就是这个。”评书结束后,群众意犹未尽地边走边议论。
“因为群众比较喜欢听评书这种形式,所以我们每期推出的评书都座无虚席,我们旨在通过这种形式宣传昭化廉洁文化,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法纪意识、廉洁意识印在干群脑里。”昭化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罗武林介绍说。(作者: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