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脸谱,不变初心,勤勉家风孕育蔬乡,一池清韵塘。万亩蔬乡,一城清韵,满天星里念亲恩……”这首悠扬动听的歌曲是成都市彭州市纪委监委创作的“蔬乡清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主题歌曲《万亩蔬乡·一城清韵》。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歌曲经过58所学校数万名中小学生的传唱,在当地广泛流传起来,并得到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彭州市中小学生观看《万亩蔬乡·一城清韵》快闪视频
2016年,彭州市“蔬乡清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行,并于2018年先后获评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及四川省级廉洁文化基地。如何依托“蔬乡清韵”基地深入挖掘、立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实现“静态展示”和“动态传播”有机结合,彭州市纪委监委进行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
“获评十大孝廉文化地标后,我们面向全市征集‘蔬乡清韵’廉洁作品,以此推动群众主动参与宣传推广。诸多作品中,‘万亩蔬乡·一城清韵’歌曲引起了我们特别注意。”彭州市纪委监委宣传部负责人朱琳谈道,为解决歌曲首稿存在的人文氛围不够浓、本土特色不够足、基地元素不够多等问题,彭州市纪委监委邀请熟悉本土文化的群众进行多次修订完善。如今,市民口口相传的《万亩蔬乡·一城清韵》主题曲已具有广泛的彭州“廉洁元素”:既有荷花、兰花等寓含廉洁的花卉,川剧、桂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李一氓、何秉彝等革命先驱的家风家训,龙门山、湔江等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符号,还有“蔬乡清韵”基地以及分布在镇(街道)的“戏乡清音·集贤承韵”“鹤舞泉乡·儿时记忆”等优秀传统文化点位寓意。“我们从5个维度、用191个字生动展现彭州廉洁文化,这样有利于激发大家的乡愁意识进行传播推广、培根固本。”彭州市纪委常委葛劲表示,在“蔬乡清韵”基地组织群众拍摄的《万亩蔬乡·一城清韵》快闪已在全市播放。
为做精用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彭州市纪委监委在“蔬乡清韵”基地开设“清韵讲堂”,围绕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3个主体分别实施不同的现场教学计划;选拔少先队员担任“小小解说员”,为全市中小学生游学“蔬乡清韵”基地开展讲解;从苦瓜、西红柿等蔬菜中提炼“唯苦过、方知甜”“表理同、透心红”等寓意制发6组“菜如人生”海报,快速提升“万亩蔬乡·一城清韵”廉洁品牌影响力,有力营造“润物无声”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作者: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