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纪检监察干部向农户了解产业扶贫政策及资金落实情况(顾天池 摄)
“普安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土地征收拆迁安置工作推进不力,导致项目延迟开工建设,造成不良影响……经县监委委务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时任县国土局征地事务所副所长童明聪政务警告处分。”近日,达州市开江县通报曝光了一批重点工作推进不力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开江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着力点,牢牢把握监督第一职责,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卫生等中心工作,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精准发现问题、从严执纪问责,为各项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重点,实施清单化监督
该县纪委监委创新实施清单化监督机制,围绕重点工作推进中涉及的任务、责任和时限等进行梳理,分类制定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问责清单。
为推动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快形成政商之间既亲又清、良性互动的氛围,该县纪委监委研究制定《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明确列出政务服务、执法检查、权益保障及政商交住的20项责任清单和13项问题清单,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对标问题建立问责清单,明确界定政商交往中违纪违规违法问题的问责情形、问责方式和程序,既避免问责泛化,又防止问责不力。
“清单化监督,明确划定了哪些责任该履行,哪些行为不可为,让监督变得更精准、更聚焦。”该县纪委派驻政府办纪检组组长聂绪勇说道。
精准下探,构建立体监督网
为前移监督“探头”,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班子成员分片联系督导机制和纪检干部“下探”监督机制,坚持政策执行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工作合拍。
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结对联系2万余户贫困户,实行“廉心卡”全覆盖监督和月考核督责机制,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45件59人。
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中,该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整合监督执纪各方力量,县乡村三级联动,组建精准监督工作组,走访询问5000余人,核查资金81095万元,查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截留私分等问题31件31人。
标本兼治,做好后半篇文章
“一切贪腐行为都是从法纪观念淡化、思想防线‘溃坝’开始的,没有内心的高度自觉清醒,就难有行动上的长期坚守。”该县县委书记罗建在县委警示教育专题读书班上说道。
为发挥审查调查标本兼治功能,该县在案件查处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功能和震慑效应,及时组织发案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非发案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案例剖析座谈会等方式,剖析反思违纪根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推动警示教育向所有行使公职权力的干部覆盖,达到“查处一案、警醒一片”的震慑效果。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坚持把警示教育与经常性思想工作相结合,建立完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开展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注重落实好谈话提醒工作,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作者:唐绪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