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巡检组深入村(社区)收集问题线索(张艳丽 摄)
“大爷,你的低保钱拿到了没有?具体数额是多少?”“老乡,你对村里的集体资金管理还有哪些建议?”“村干部在办事过程中有没有吃拿卡要等行为?”……
这是绵竹市当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村级巡检工作时的场景。群众都说:“巡检组来了,带给村里的是变化,带给群众的是贴心。”
据悉,2017年以来,为有效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问题,绵竹市对标县级巡察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村级巡检制度,在全省率先启动乡镇党委巡检村(社区)工作,计划按3年换届为时限,对全市21个乡镇203个村(社区)全覆盖开展巡检工作。巡检内容聚焦村(社区)党组织建设、项目工程、征地拆迁、脱贫攻坚、三资管理、民主决策议事、低保评定以及村组干部工作作风等惠民领域突出问题,紧盯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有效开展好村级巡检工作,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绵竹市规范设定“4+X”动态巡检内容,有效发挥巡检“显微镜”和“探照灯”作用。各巡检组聚焦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开展重点监督检查,通过采取到村居召开院坝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零距离把脉村级管理情况,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收集问题线索。
“巡检组秉着‘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精神,一有线索马上就查,追根究底,让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通过巡检暴露在阳光下。”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钱哨说道。
遵道镇纪委书记于宇在该镇保水村开展村级巡检时,有群众反映他们未拿到沼气池维修剩余补助款。巡检组立即展开调查,深入群众中进行走访,查阅村级财务档案,很快就将事情调查清楚。原来,沼气池维修剩余补助、低保户春节慰问补助等费用的确没发给村民,而是村委以“捐款”的方式纳入了村组集体账户。因“被捐款”的违纪事件,该村原支部书记林某某和原村主任张某某均被党纪立案,受到党纪处分。
同时,该市在巡检中坚决摒弃破除“巡检之后无巡检”的思想,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村(社区)立即启动巡检“回头看”,直指问题、督促整改,对违纪违规问题严肃处理。
自巡检工作开展以来,绵竹市已巡检村(社区)155个,发现问题2291个,完成整改1885个,持续整改330个,整改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13个,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已立案查处4件4人。
“党组织建在哪里,巡检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主题教育就开展到哪里。”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邱隆春表示:通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村(社区)巡检工作,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让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