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廉政天全 > 天全动态
突出民生先行 狠抓农房重建——天全县仁义乡重建周年见闻
文件来源: 雅安日报
信息来源:天全县      发稿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年7月30日     查看2258次    
  • 永兴新村重建现场

      近日,在天全县仁义乡永兴新村业委会主任洋崇康的指挥下,挖掘机挥舞着强有力的机械臂刨向大地——在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永兴新村规划建设的最后3栋单元式农房开工建设。

      仁义乡作为“4·20”芦山强烈地震重灾乡镇之一,全乡重建户1411户、规划新村聚居点4个,重建特困户7户、困难户125户。春节前,7户特困户实现搬新家、过新年;今年4月20日之前,125户特困户的新家全部具备入住条件;7月20日之前,4个新村聚居全部开工建设。

      帮扶

      网格化管理保重建

      “心怀感恩建家园、党的阳光暖人心。”仁义乡永兴村11组村民杨才刚的家门上,贴着这副对联。

      杨才刚是仁义乡7户特困户之一,全家以种庄稼、外出务工和冬季帮助别人杀年猪为生,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勉强维持生活。他的妻子杨冬梅残疾,儿子杨驰才11岁。“4·20”芦山强烈地震中,杨才刚家的房屋受损成了危房。

      “灾后重建开始后,我们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对重建特困户和困难户由乡主要领导负责帮扶。”仁义乡党委副书记李灵净介绍。

      灾后重建启动后,天全县采取政府兜底方式帮助特困群众重建家园,实施网格化管理。该乡干部与杨才刚等7户特困户和125户困难户认了亲戚,结成重建帮扶对子。

      1月28日,杨才刚一家搬入了新家。“重建有什么困难,给帮扶干部反映后,很快就会得到解决。”杨才刚说,如果没有干部帮扶,他们一家无法重建家园,更不可能在春节前搬新家、过新年。

      通过网格化管理,特困户和困难群众纷纷建起新房,全乡125户困难群众全部具备搬新家的条件。

      民生

      结合实际重建家园

      永兴新村聚居点安置189户重建户,是仁义乡最大的一个聚居点。其中,单元式农房11栋,安置88户农户;田园式农房101栋,安置101户。

      “这个聚居点的重建户来自5个村,大多是地质灾害搬迁户。”永兴新村业委会副主任杨本林介绍。

      杨本林是仁义乡岩峰村10组村民,受“4·20”芦山强烈地震影响,岩峰村10组不仅农房受损严重,并且后山也成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但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岩峰村的地界找不出一块可以同时让20余户重建的地块。

      “规划新村重建”这一举措推出之后,让岩峰村10组村民看到了希望。为了确保受灾群众重建后居住环境更美丽、生活得更好,仁义乡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多的实际,在全乡范围内规划4个新村聚居点,将受灾群众和地质灾害搬迁户集中安置。

      在重建之初,仁义乡又考虑重建户的人口和经济状况,分别推出了单元式和田园式两种建房风格。“单元式每套120平方米,田园式根据人口不同,建筑面积也不同。”杨本林说,根据经济实力和家中人口,他选择了田园式房子,占地面积90平方米,一楼一底。

      管理

      重建家园体现意愿

      重建开始后,仁义乡把权力下放,让重建农户决定怎么建。

      永兴新村由于涉及农户较多,并且安置群众分布5个不同的村,为了确保重建顺利实施,大家决定成立新村业委会。

      “大家首先在本村内选出候选人,然后再通过全体业主投票表决,从推选的11个业主中选出9个组成业委会。”李灵净说。

      业委会设主任和副主任,所有成员无偿为业主服务,负责进行质量监督、财务管理和其他协调工作。业主对重建有什么问题,向业委会反映后落实和解决。

      在散户重建上,仁义乡按照重建要求,把重建户型全部发给重建户,让其按照设计选择自己喜欢的户型。

      “选什么样的房子,选多大面积的房子,村民自己说了算,并且通过业委会来体现自己的意愿。”杨本林说,在选举过程中,每个业委会成员在农房重建方面都有一技之长,并有效发挥出作用,确保农房重建质量。

      记者 周代庆

              
   上一篇: 实施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天全县“九个再落实”助推灾后重建
   下一篇: 专注优势转化 做好“三篇文章” 天全县全力推进县域经济整体跨越发展
主办单位:中共天全县纪委 天全县监察委员会
蜀ICP备19005448号
廉政天全公众号
.MSSQL版本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