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人民群众的‘活命钱’开始查起,坚决对有服刑人员仍在吃低保等问题一查到底……”近日,绵阳市涪城区纪委监委开展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检查,检查组紧盯基层“微权力”,严肃查办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要削减存量,还要防止反弹、遏制增量。据了解,该区纪委监委先后3次组织检察院、民政、财政等17个部门召开联席会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把准“不按政策兑现资金,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资金,扣留银行卡侵吞资金”等三个“病根”,“对症下药”开出专项“药方”。同时,明确各职能部门“治疗任务”,绘制了“康复时间表”,将低保问题治理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一体联动,强势推进,确保“痊愈”。
“我们先后发出监督检查清单11项,开展专题调研5次,剖析梳理此类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以及整治措施。”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唐顺钢介绍,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部门、环节、事项,细化工作措施20条,通过“派单监督”的方式督促主责部门抓好整改落实。
涪城区纪检监察干部到村走访低保群众(赵栋辉 摄)
“现在有啥问题,都可以直接给联系我们社区的纪检干部打电话咯!”工区街道花园南街社区李大爷指着悬挂在社区门口的“清风进万家·整治微腐败——纪检干部在身边”的公示牌说到。为了有效有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该区覆盖社区、街道一线,设置“阳光监督”公示牌,公开专项治理投诉举报电话,让群众参与监督,让基层“微腐败”无处藏身。
今年以来,开展专项整治以来,区纪委监委精准查处履责不力、作风漂浮、敷衍塞责、不敢担当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先后核实清理不符合低保资金补贴条件的服刑人员25人、吸毒人员6人,追收违规领取保障金28590元,立案9人,查处9人,组织处理2人。(作者: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