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们一年到头也见不到一次社区干部,一些生活困难没办法及时反映。现在社区干部对我们的诉求反馈,比以前可快多了。”最近,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的一个整村拆迁临时过渡小区里,居民们对社区干部的评价有了明显改观。
滨江区流动人口多,但是对应的街道、社区干部数量却有限。“抬头不见低头见”“说坏话怕得罪人”的心理,导致社区巡察很难挖掘出根源性问题。如何破解熟人社会的“藩篱”,听到老百姓的真实声音,在最近两轮社区巡察中,滨江区探索出了一套“走心”工作方式。
“一开始去走访,很多老百姓要么回避,要么直言对社区巡察不信任,认为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才有权威。”滨江区委巡察办主任侯百曙说。针对这一情况,巡察办一方面采取“广撒网”的模式增加走访量,另一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特殊的谈心方式。
“不能开门见山问有什么问题,要先拉拉家常,多用方言交流,更能拉近和群众的距离。多聊聊这几年我们查办的社区干部案件,这些‘热点话题’既能吸引群众,还可以让群众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工作,扩大社区巡察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滨江区委巡察干部最直观的体会。
通过一次次的耐心沟通,群众顾虑逐渐打消了,话匣子也打开了。陆续有人反映社区干部基本上不来听意见,不干事不担当现象依然存在……巡察报告中“社区干部服务居民群众不积极不主动”“干群关系不紧密”等问题有了更加具体生动的事例。
如今,这样的“走心”巡察已开展了四轮。从与群众的谈话中直接或间接发现问题505个,社区巡察问题整改率提升,3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10名党员干部受到问责处理。巡察意见反馈后,滨江区还制定实施了《关于党建引领拆迁户临时过渡区块管理服务十条意见》,指导社区加强对拆迁户过渡房的管理与服务,从制度层面回应居民的诉求。
“现在群众对我们社区巡察组已经比较信任了。正是这份信任,我们才更要坚持,让巡察真正成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优化干部作风、解决群众身边问题的有效手段。”滨江区委巡察办主任侯百曙对社区巡察工作充满信心。(杭州市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张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