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纪委帮我们要回了造林补贴,我们很满意!”近日,泸州市纳溪区纪委监委干部来到打古镇兴莲村7组村民高某家,对该镇办理的信访举报件进行回访抽查,高某激动不已。
事情还得从一次上访说起。
“村干部私吞了我们组100多亩林地的补助资金,你们要给我们作主啊!”2019年8月1日,区纪委监委干部来到兴莲村走访时遇到了4位“不速之客”,共同举报村主任李海成。
2019年7月,当地发放了低产低效林改造项目补贴资金,为了核实金额,细心的高某来到镇林业站查看补贴发放明细,发现自己仅得到了个人所有的8亩林地造林补贴资金,而7组集体所有的“半坡头”山林的造林补贴资金却踪迹全无。
回到村里,高某向其他群众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一番商议并初步了解后,大家决定联名上访。
了解情况后,区纪委监委即刻向打古镇纪委发送了一封《信访举报件交办函》,要求镇纪委立即办理该问题线索。随后,镇纪委成立调查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事情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纳溪区纪检监察干部对信访举报件办理情况进行回访(梁龙海 摄)
由于“半坡头”山林挨着8组,李海成自认为该山林“应该是兴莲村8组所有”,2019年6月,在未核实清楚的情况下,将“半坡头”107.3亩林地补助资金上报为兴莲村8组所有,镇林业站便将林地补助资金10730元发放给了兴莲村8组群众。
鉴于李海成工作作风不实,误将兴莲村7组低产低效林项目补助资金发放至8组,致使7组群众利益受损,由于李海成正处于预备党员期间,最终其预备期被延长一年。同时,镇纪委督促镇林业站追回了10730元补助金,重新发放给了兴莲村7组群众,高某终于“要”回了他本该得到那部分造林补助资金。
之所以能这么快处理完群众上访事件,原来是因为近段时间区纪委监委通过“一对一”联村、入户走访等方式让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将“纪委”搬到群众家门口,把群众关心的扶贫资金、政策落实、项目推进等情况作为监督执纪重点,倒逼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区纪委监委还通过开展市、区、镇“三级大接访”、“阳光信访进村社”等活动全力推动“阳光信访”,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为群众筑牢一条信访举报“阳光路”。
“信访是座连心桥,一头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一头是人民群众的诉求,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将信访举报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刘华国表示。(作者:贺元 齐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