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委正在调查你,要注意哦!”
“案子涉及我的一个亲戚,进展如何?帮忙关照一下!”
……
办案人员正在查阅资料(王鼓庆 摄)
身处“熟人”社会,党员干部时常会遇到亲人或朋友为这事、那事“帮帮忙”的请求。纪检监察干部也不例外,面对困扰,一边是党纪国法,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一边是亲情友情,一份抹不开的情面。是不逾越红线、不留情面?还是逾越红线、留足情面?这时时考验着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原则。
2019年9月发生在巴塘县的拥某案,就是逾越党纪红线的典型。
2019年9月25日上午,原任地巫乡纪委副书记、监察室副主任的拥某接到当时在县委办工作的妹妹格某的电话,格某称: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一份县纪委监委提交县委的关于泽某(两人的亲戚)审查调查的请示密件。电话中,拥某安排格某用手机将文件内容进行拍照留存。当天下午,拥某和格某就联系涉案当事人泽某,让其对密件内容进行了查看和翻拍。
拥某和格某因泄露、扩散未公开的审查调查内容,给当时的审查调查工作带来极大阻力。最终,两人因严重违纪,均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同时,拥某降为办事员,调离纪检监察队伍;格某降为办事员,调离县委办公室。
“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却在关键时刻被亲情牵绊,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拥某悔不当初。
该案中,虽然泽某没有主动找拥某“帮忙”,但是拥某主导了泽某案跑风漏气全过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拥某本应忠诚坚定地履行好党和人民的重托,可她却在亲情和党纪之间选择亲情为大,践踏了党纪红线,背弃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最终自食其果。
“甘孜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整治‘灯下黑’,坚决‘清理门户’,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2019年,受理涉及纪检监察干部线索53件,谈话函询37人,组织处理6人,党纪政务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州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主任王华谈道,纪检监察机关不是“避风港”,也不是“保险箱”。“在纪法面前,请免开‘帮帮忙’的尊口或找‘帮一把’的借口。莫让‘情’云遮望眼。”(作者:叶绍明 邓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