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对照巡察反馈问题,全面抓实巡察‘后半篇文章’,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是今年4月,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格绒对州民族歌舞团团长拥塔拉姆进行提醒谈话的一幕。
2019年10月至11月,州委第三巡察组对州民族歌舞团开展常规巡察。2020年3月,州委第三巡察组向州民族歌舞团领导班子反馈巡察情况,提出“……要健全完善议事规则,严格执行好‘三重一大’制度……”
巡察组在道孚县鲜水镇扎日村向贫困户了解情况(牟莉华 摄)
州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从层层传导巡察整改压力,构建信息共享、人才支撑、成果运用无缝对接,规范巡察期间立行立改,推动巡察整改落地见效等方面发力,制定巡察整改《州级领导干部督导巡视巡察整改工作机制》《巡视巡察期间立行立改工作机制》等四项机制,拧紧巡察整改责任“发条”。
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和拓展,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
“去年5月底,色达县委巡察组进驻年龙乡,发现下修它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的低保资金未兑现给牧民。经县监委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调查,查实时任驻村工作组负责人仁千因工作不负责,将保管的低保卡部分遗失,导致低保资金未兑现给牧民。”州委巡察办综合二室主任亢继东表示,被巡察党组织主体责任压得不实、认识不到位、整改不深入不彻底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巡察成效。
在推动问题整改的过程中,四项机制对州级领导干部督导指导巡视巡察整改、州委巡察机构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巡视巡察期间立行立改、巡察整改报告审核等作出明确规定,细化了工作程序、时间要求、职责分工等事项,并与环形建队伍、面上促整改、线上压责任、点位抓整改的“四维”并进巡察模式形成完整的闭合链条,为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州委巡察发现问题1619个,整改完善1575个,党纪政务处分392人,督促责任单位建章立制1478项。
“制定巡察整改机制,就是要压紧压实联系(分管)部门的州级领导、州委巡察配合协作单位、被巡察党组织以及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的责任,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推动巡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甘孜州委巡察办主任张全康介绍道。(作者:叶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