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室外厕所改造情况(李澍 摄)
“听说国家每户补助1200元修厕所,要建啥子格格网网,还要安蹲的(蹲便)和冲水的。但是为啥子我们村有的屋头就只盖了个板板(盖板),装了蹲的(蹲便)和冲水的哎?”9月14日,内江市市中区纪委监委派驻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收到群众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的反映后,第一时间会同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和区民政局开展“三方会商”,并按照受理范围内问题反映,转区农业农村局办。
经调查反馈,户厕改造包含卫生厕所(旱厕)建设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两类:卫生厕所(旱厕)建设内容为室内安装蹲便器、冲水设施,室外加装盖板;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内容为室内安装蹲便器、冲水设施,室外为户用砌砖三格化粪池及管网或户用成套一体化三格式厕所化粪池及管网建设。
该问题反映办结后,群众评价“非常满意”。至此,群众反映问题就应圆满结束,但该区纪委监委在了解走访中却发现,2019年以来,该村共实施户厕改造93户,部分农户实施的户厕改造项目存在未按要求施工的情况。
“这种‘情况’只出现在这个镇(村)还是其他镇也有相似的情况呢?”该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尹忠敏锐地意识到问题或许远比想象中更严重、更紧迫。户厕改造项目,从申报、审批到实施都有专人负责,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把关环节——“验收”,那这些未按要求实施改造的情况又是如何通过村、镇、区三级验收,最终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的呢?
厕所问题看似是小事情,背后却关系着“大民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都可能演变成侵害群众利益和形式主义问题,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为切实推动户厕改造这项民生工程落实,破除阻碍“户厕改造”最后一公里的中梗阻,该区纪委监委集中整合监督力量,组建户厕改造项目实施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小组,以史家镇为基点向全区铺开,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群众面访等方式,对全区涉及户厕改造的7个镇1个(街道)23个村1195户户厕改造项目启动全面摸排,并对户厕改造项目实施相关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情况进行了梳理,重点了解项目实施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专项台账。
入户调查户厕改造情况(李澍 摄)
督查过程中,该区纪委监委发现,部分农户户厕改造项目未完全实施或未按标准实施但却按标准实施申报补助;部分农户因两户共用一个厕所与粪池,户厕改造仅实施了一个室内改造和一个室外改造项目,但却以两个户都完成户厕改造的标准申报财政补贴等问题88个。
针对存在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分实施时间、分整治阶段从问题性质和涉及金额两个方面统一分类处置标尺,同时,建立“全面摸排-立即报告-迅速交办-限时办结”的问题线索速办机制,针对对前期排查和走访发现的问题线索,迅速报告、积极取证、快速查办,并酌情进行通报,切实形成震慑,推动进一步自查自纠,截至目前,已立案22件,处理11人(作者:周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