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2公里的排污沟,一个月就修好了,污水不再横流,邻里之间矛盾都少了。”在绵阳市安州区千佛镇德胜村网红民宿“木言别院”内,店长郑平介绍,之前村上修的排污沟较小,加之周边民宿越修越多,排污能力跟不上,随时堵塞。“我们也向村干部反映过,但一直因为资金问题没启动。”郑平说,今年10月,千佛镇纪委和村纪委书记到德胜村民宿群走访,周边村民就将这个诉求说了出来。
经镇村两级纪委研判后,认为可采取简易村庄审批项目方式尽快解决,但需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项目和资金支持。于是,镇纪委将该问题及解决举措向所在片区报告,随后片区发出提示函,督促文广旅局和农业农村局落实该项工作。最终,项目资金拨付到位,并由镇纪委和镇三资管理中心共同监管开工,1个月后新的排污沟正式启动。镇纪委还针对民宿群排污较多等现状,要求村上预留一部分运维资金,用于排污沟日常清淤。
千佛镇德胜村的排污沟,疏通的不只是污水,更是老百姓的心结。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近年来,安州区纪委监委发现,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村内道路、文化体育等简易村庄审批项目量大面广、资金密集、多头监管,且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村组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伸手到项目立项、审批、发包、施工、验收、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通过弄虚作假、套取资金,化整为零、规避招标、假意入股等方式行贪腐之事。对此,安州区纪委监委根据“片区长+室地组”的联动协作模式,推行“乡镇纪委联审、片区联管、村(社区)纪检组织就近监督”的工作机制。项目均在乡镇纪委备案,由乡镇纪委联合镇“三资管理”中心进行项目规范化检查,发现问题即报片区室部开展联合调查,项目日常实施情况则由村内纪检组织全程跟进,群众意见建议也可一并收集上报镇纪委。

安州区纪委监委干部在齐心村简易村庄审批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监督检查。(毛婧 摄)
同时,在片区纪检力量的协助下,充分利用“纪委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推动落实简易村庄审批项目职能部门全程帮办,加强行业指导服务和专业监管。
监督体系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迅速跟上。分析前期查办的案例后,安州区制定《关于禁止村(社区)干部违规承揽或插手本村(社区)工程项目和集体资产经营项目的工作提示》,规定村组干部及其近亲属不能参与或帮助特定关系人违规承揽本村内部项目,从源头上限制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产生。
“自从规定我们不能承揽和插手本村项目后,说情打招呼的没了,反而轻松了不少。”塔水镇玉池村党总支书记雷国洪表示,项目台账在镇纪委备案过程中,会接受一次筛查,让村干部少走弯路少犯错,这也体现了组织对干部的严管厚爱。
在监管好当前项目的同时,安州区纪委监委以片区交叉“回头看”方式,对近两年的简易村庄审批项目进行摸排,梳理11条项目监督指南,以口袋书形式发给乡镇和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参照执行,并要求每半年开展一定集中“回头看”,确保项目审批合规、项目建设高效。截至目前,共梳理简易审批村庄建设项目982个,推进后进项目52个,发现招投标不规范、管理混乱等问题125个,收集问题线索25件,党纪政务处分5人,今年内开工的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率达98%。
“通过联审联管就近监督,形成了力量联合、线索联查、案件联办、问题联解和成果共用的新格局。”安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陈意说,接下来将把廉洁风险提示函、苗头问题提醒谈话等举措运用进来,让全区简易村庄审批项目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项目质效大幅提升、村组干部安心干事。(作者:毛婧 顾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