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塘县纪检监察干部正在督查村公路建设进展情况(桑木周 摄)
“还剩1天,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拨付进度款的业主,将启动问责。”近日,阿坝州壤塘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杨毅在全县扶贫工作群里发出最后“通牒”。杨毅告诉记者,第一轮督查县纪委监委对3起项目启动资金拨付“慢作为”问题进行了处理,这次将对进度资金拨付慢的业主进行约谈,就扶贫领域的项目督查,今年不仅要“全覆盖”,还要“有错必处”。
全省藏区县第一,这是壤塘县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成绩单”。从2012年全省66名,跃升至2015年、2017年全省第一,该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满意度测评始终保持全省前茅、全州第一的佳绩,这得益于壤塘抓住了关键:党群干群凝心聚力,勤政廉政多管齐下,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有个“好口碑”。
2012年以来,壤塘以“人心回归、民心回暖”为宗旨,每年3月份组织县里的党员干部下基层,与乡村干部一道,到各自联系村帮扶点开展走村入户行动,通过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围炉夜话拉拉家常,访贫问苦排查矛盾纠纷,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了民生诉求和生活困难。当地党员干部本着“群众工作无小事”的原则,把办公室搬到田里,与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八年来,通过实施“四大五访”“7+2零距离亲民活动”“两联一进”等一系列沾泥土、接地气的群众工作方法,让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越裹越紧,关系越来越亲。
“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是抓好党风廉政的关键。”杨毅说,为避免个别党员干部到基层后“嘴巴一套、实际一套”,县里出台了《壤塘县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壤塘县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切实治理党员干部慢作为、不作为等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八大以来,全县共查办违纪违法案件130件,给予党纪处分96人,其中涉及到群众利益的案件超过61.5%,有效制止了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发生。
同时,该县县级领导干部认真践行“四个亲自”,种好县级干部划片区包部门“责任田”,对发生在身边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民生领域“微腐败”问题等典型案例反复讲、深入讲,切实为党员干部树立起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据悉,该县去年通过党风廉政专项检查和发放工作提示单等形式,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5个部门、乡镇“一把手”给予了党纪处分。
“对于每一个反馈的问题,我们都严格做到有着落有回音。”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主任杨晓庆介绍说,“对于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反馈的问题,由县委常委会审定整改方案,责任部门根据方案必须整改落实到群众满意为止。”他还提到,该县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举一反三”开展工作,去年通过监督检查或自查发现问题线索75条,立案49件,党风政风的日益清朗,使得当地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信赖日益增强。
“对党员干部早打招呼、及时提醒,让可能出现违纪倾向的党员干部及其行为及时发现、及早纠正,才能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杨毅告诉记者,不正之风是产生腐败的温床,要打早打小不放松,让“小过即问”成为常态。今年以来,壤塘县纪委监委已立案24件,结案16件。(作者:桑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