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壁龛刻画的是我们古代‘二十四孝’中的‘行佣供母’,讲的是后汉江革侍奉母亲的故事……”在资阳市安岳县林凤镇的一处石刻景点,管理员吴大爷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安岳石刻中的孝廉故事。
石刻管理员向游客讲解“行佣供母”壁龛孝廉文化。(李旭 摄)
作为石刻景点的管理员,吴大爷对于自己管理守护的石刻文物如数家珍,并对其蕴涵的廉洁故事“门儿清”:“江革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更是一个清官,也正是因为他的清廉受到人们的推崇。在他即将担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臣的时候,家在东州的门生故吏听说他将到此为官,都带着礼物在必经之路上恭迎,然而江革却一概不接受馈赠,坚决不成为他人的礼品筐……”在吴大爷的娓娓介绍讲解中,游客了解了江革的廉政故事,并被他崇高的品质所深深折服。
石刻承载文明,文物传承文化。除“行佣供母”壁龛外,在安岳县境内还有236处、10万余尊石刻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雕刻技艺,更蕴含着丰富的忠孝、节义、廉耻等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把石刻中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挖掘出来,放在当代,就是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不懈追求,就是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取向。”安岳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此,县纪委监委将石刻艺术与孝廉文化有机结合,深挖安岳石刻艺术中的孝廉文化、工匠精神,融合贯通于教育引导中,提炼出“遵纪守法”“尊师重教”“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等思想精髓,组织编印《安岳文物中的“廉洁物语”》,并将其作为宣传石刻文化、弘扬廉洁风气的载体,置于景区宣传栏、游览区内,供游客阅读。今年以来,各石刻文物景点累计专题讲解文物中的孝廉文化1100余场次,发放读本30000余册,覆盖县内外游客、本地党员干部等10万余人次。
为推进孝廉文化深深地融入广大党员干部心中,该县纪委监委还在廉洁文化的传承和接续上下功夫,采取植入融合的方式,将安岳石刻孝廉文化搬进“清风满家 廉洁相伴”教育培训讲堂。“石刻艺术是古人弘扬真善美的重要载体,作为党员干部要从中汲取精神要义,强化孝廉传承、注重家风培育,以良好家风正党风、促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向好向善……”在县青少年宫演播厅,县纪委常委石竟成以石刻中的孝廉文化为引,为全县党员干部送去了一堂生动的廉洁教育专题课。
“深入挖掘、运用好石刻文物中的‘廉洁物语’,让孝廉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浸润社会,有利于形成崇廉尚廉守廉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金家文表示,将依托安岳石刻非遗文化中蕴含的“孝廉”文化,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行动自觉,以文育廉、以文明廉、以文促廉。(作者: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