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纪委监委组织新任领导干部旁听庭审,现场接受警示教育(周丽 摄)
近年来,万源市委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盯紧“重要岗位”,瞄准“案发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预防腐败源头治理,着力构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抓住“关键少数” 念好“紧箍咒”
“曾经熟悉的面孔,却成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在大会上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丝毫不留情面,惊出一身冷汗之后,也让我的头脑更加清醒。”参加完全市警示教育大会之后,堰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高旭感触颇深。
据悉,万源市纪委监委坚持防微杜渐,抓早抓小,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盯紧“关键少数”,持续深化开展科级以上的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旁听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审判过程、走进监狱、看守所开展情景式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现场教学、亲身体验,现身说法、本人忏悔等形式,切实增强警示教育感染力。与此同时,该市还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对真实案例的深入剖析,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时刻绷紧纪律红线,做到警钟长鸣。
紧盯“重点岗位” 开展精准警示教育
“万源市原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副股长邓某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以其亲戚的名义,违规套取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补助资金。万源市人民法院判决邓有清犯贪污罪......”该市原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股副股长邓某的案例被编进了警示教育读本。
“看到身边熟悉的人变成‘案中人’,看到他失去自由的痛苦让我很受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也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环境股股长感慨道。
“警示教育要发挥最大作用,就是瞄准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点对点开展警示教育。”万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卫东强调。
自然资源、项目建设、拆迁安置、扶贫领域、资金管理及村(社区)报账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等级高,极易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为此,该市盯紧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编制1000余册《警示教育读本》,下发到重点部门及岗位,要求观看。除此外,该市还通过召开关键岗位人员警示教育大会和案例通报,对真实案例的深入剖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红线,做到警钟长鸣。
到“案发地”找原因 促进干部自我反省
“凤凰山村原党支部书记徐某在负责上报本村生态公益林面积过程中,违规将本应分配给村民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划分到其本人名下。2011年至2015年期间,徐某违规领取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9154元,用于个人开支。最终,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这是在旧院镇党支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案例通报。随后,该镇领导班子及成员对发生在旧院镇的相关案例,逐一开展对照检查,进行党性分析,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案发地民主生活会只是该市在开展警示教育中的一个缩影,会上,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截了当,真刀真枪,每个党员干部都不是“局外人”,真正把自己摆了进去,让参会人员红脸出汗。
“案发地专题组织生活会是我市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手段,真正目的是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记在心上的敬畏”该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熊本刚说道。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审查调查、回访教育的治本功能,对整改情况开展“回访教育”“回头查”,随时跟踪回访,做细做实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用身边教材来警示身边人,让全市党员干部警钟长鸣,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真正达到了“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万源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作者:周丽)